红酒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很普遍了,很多人都爱喝,但却不知道如何买红酒,准确的说是不知道如何买一瓶好的红酒,大多数的人都觉得,越贵的东西,质量肯定就越好,是不是越贵的酒就越好?通常,贵酒都有一定的质素,问题是有些名酒的价钱贵到有点不合理。大家也不必痴想以下等价钱买到上等酒,酒不像时装,不会大减价,偶然有些不宜再存放的酒,或许会稍微降价抛售,一般来说,葡萄酒只会随年份的增加而越卖越贵。大家要担心的是,有没有付出高价却只买到一瓶不怎么样的酒。那么中下价钱的酒就不能入口了?这又不尽然。
刚开始买酒,考虑的多半是自己喜欢的口感,但是很快就会发现独饮的乏味,有的人会开始想办法把爱人或家人也变成同好,更多人则是开始参加同好会的活动。比如“一支会”,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带一支酒赴会,如有用餐则AA制,简单明了。然而如果你实际参加过一支酒会,就会明白挑什么酒带,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由于葡萄酒的价差大,产地繁多而且风格迥异,因此一支酒会通常会规定某个价位区间或主题,例如三百到四百元之间,法国波尔多中级酒庄(Crus Bourgeois)等级红酒,或是五百元左右,不限产区的雷司令(Riesling)白酒等等。规则比较宽松的,则依照酒友们之间的默契,各自拿出等级相近的酒。
当一个规则定下来,就是大家开始为挑酒、买酒而忙碌的时候了。带出去的酒,就像自己穿的衣服,攸关品位、学识、眼光,稍有自尊心的人都不会轻忽。酒友们都是因兴趣而聚在一起,更会在意自己的酒是不是受到大家的欢迎。参加品酒会就是为了品尝到更多种类的酒,因此大家无不各显神通,想尽办法去弄到一些没人喝过的。此时,认识的酒商多、关系好的人,往往比较占便宜,不像只逛大卖场的初哥新手,选来选去就那几款。令人欢迎的,该是那些年纪大些的收藏家了,他们早在葡萄酒还很便宜的年代就买进很多酒收藏,随便一出手就是外面买也买不到的老年份好酒,往往引爆品酒会的潮。